2018年是中国历史上辉煌、强盛的唐朝建立1400周年。在中国历史长河中,“唐人”“唐风”“唐艺”甚至“唐装”作为大国盛世的印记,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引以为豪。走进唐朝既有思想上的烙印,又有文献上的记载。尤其是近百年来考古发掘和文物发现,使得“大唐之国”的“大格局”“大气象”“大艺术”更显现出自己的特点。唐代历史的课题已经被学界反复耕耘,但是大的历史不会萎缩,好的课题也不怕重复,因为每个人解读诠释历史的视角也不相同。本书期待能对读者进入历史时空,置身历史场景,触摸历史遗存,有所帮助,能在精神上去感悟唐代的文化与魅力。人类进步不可能脱离历史,而记忆遗产的作用,也深深隐匿其中。
“中国”的称谓从何而来?为什么我们的国家叫做“中国”? 在古老而神秘的青铜器何尊上,出现了“中国”二字。这一重器于20世纪60年代出土于陕西宝鸡,长达122字的铭文讲述了周武王在灭商之后计划营建东都的重大决策,其中“余其宅兹中国,自之薛(乂)民”,意思是想要建都于天下的中心,在这里统治人民。其实早在西周王朝建立之前很久远的时间——公元前2000年,在中原地区,早期的中国已经开始展开她广袤而悠长的画卷了。 “何以中国”是对早期的中国如何产生的追问,本书为读者展开了一个时间长线,打开了一个扇面,向大家一一讲述始于公元前2000年,中原发生的一系列事件,通过陶寺的兴衰、嵩山地区文化的星罗棋布、新砦遗址的崛起等,辐辏到二里头遗址——中国早期广域王权国家的横空出世上来,进而解构中国王朝——夏王朝的诞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