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壳批发

王夫之(1619—1692)字而农,号姜斋,衡阳人。明崇祯十五年(1642)举人,清初曾参与抗清活动,官南明政权行人司行人,后隐居衡阳石船山,人称“船山先生”。  王夫之生前,除青年时曾自刻一部诗集《漧涛园初集》外,其余著作全未刊布;他死后十余年,其子王敔曾选刻十数种,是为湘西草堂原刻本,流传甚少。乾隆三十八年(1773)开四库馆收书,对王夫之著作著录 6种、存目2种、查禁9种。道光二十二年(1842),王夫之七代孙王世全始于长沙汇刻王夫之遗著18种,名《船山遗书》,是为湘潭王氏守遗经书屋刻本。其编选仅以所谓“经类”为限,编校者邹汉勋又对原著任意删改,故该本有较大缺陷。稍后,湖南听雨轩补刻了贺长龄等校订的《船山史论》2种,俞焜在衡阳补刻《船山子集遗著五种》,亦称《船山遗书》,均印数不多。到同治初年(1864~1866),曾国藩、曾国荃兄弟出资,由刘毓松等任校讎,在金陵重新汇刊《船山遗书》,合经、史、子、集四部,共58种,另附《校勘记》,是为金陵刻本;光绪十三年(1887)又在湖南船山书院补刻 6种,统称曾刻本,搜罗较富,虽经曾氏有意删节或空格达百余处,但王夫之大量著作因此得以广泛流传

王夫之(1619—1692)字而农,号姜斋,衡阳人。明崇祯十五年(1642)举人,清初曾参与抗清活动,官南明政权行人司行人,后隐居衡阳石船山,人称“船山先生”。  王夫之生前,除青年时曾自刻一部诗集《漧涛园初集》外,其余著作全未刊布;他死后十余年,其子王敔曾选刻十数种,是为湘西草堂原刻本,流传甚少。乾隆三十八年(1773)开四库馆收书,对王夫之著作著录 6种、存目2种、查禁9种。道光二十二年(1842),王夫之七代孙王世全始于长沙汇刻王夫之遗著18种,名《船山遗书》,是为湘潭王氏守遗经书屋刻本。其编选仅以所谓“经类”为限,编校者邹汉勋又对原著任意删改,故该本有较大缺陷。稍后,湖南听雨轩补刻了贺长龄等校订的《船山史论》2种,俞焜在衡阳补刻《船山子集遗著五种》,亦称《船山遗书》,均印数不多。到同治初年(1864~1866),曾国藩、曾国荃兄弟出资,由刘毓松等任校讎,在金陵重新汇刊《船山遗书》,合经、史、子、集四部,共58种,另附《校勘记》,是为金陵刻本;光绪十三年(1887)又在湖南船山书院补刻 6种,统称曾刻本,搜罗较富,虽经曾氏有意删节或空格达百余处,但王夫之大量著作因此得以广泛流传

古代文学史老师推荐的书,线装书局出品,必属精品。的快递很好哦,书没有破损与损坏。需要的小伙伴们从速购买哦

王夫之(1619—1692)字而农,号姜斋,衡阳人。明崇祯十五年(1642)举人,清初曾参与抗清活动,官南明政权行人司行人,后隐居衡阳石船山,人称“船山先生”。  王夫之生前,除青年时曾自刻一部诗集《漧涛园初集》外,其余著作全未刊布;他死后十余年,其子王敔曾选刻十数种,是为湘西草堂原刻本,流传甚少。乾隆三十八年(1773)开四库馆收书,对王夫之著作著录 6种、存目2种、查禁9种。道光二十二年(1842),王夫之七代孙王世全始于长沙汇刻王夫之遗著18种,名《船山遗书》,是为湘潭王氏守遗经书屋刻本。其编选仅以所谓“经类”为限,编校者邹汉勋又对原著任意删改,故该本有较大缺陷。稍后,湖南听雨轩补刻了贺长龄等校订的《船山史论》2种,俞焜在衡阳补刻《船山子集遗著五种》,亦称《船山遗书》,均印数不多。到同治初年(1864~1866),曾国藩、曾国荃兄弟出资,由刘毓松等任校讎,在金陵重新汇刊《船山遗书》,合经、史、子、集四部,共58种,另附《校勘记》,是为金陵刻本;光绪十三年(1887)又在湖南船山书院补刻 6种,统称曾刻本,搜罗较富,虽经曾氏有意删节或空格达百余处,但王夫之大量著作因此得以广泛流传